寻找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
一百多年前塑料刚刚发明出来时,它被誉为神奇材料,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减少日益增长的树木砍伐需求。
然而,根据事后观察和经验积累,塑料将留下一段截然不同的历史,重点在于它对地球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和持久的影响。
统计数据不免令人震惊。
- 世界上一半的塑料制品是在过去 15 年制造的。
- 2019 年全球塑料生产总量约为68 亿吨。[1]
- 仅仅一周时间,美国生产的瓶子足够绕地球五圈。[2]
- 全球每分钟的塑料瓶购买量为一百万个。[3]
- 有些塑料可能需要一千年才能分解。
- 全球 73% 的沙滩垃圾是塑料垃圾。 [4]
- 再过 30 年,海洋中的塑料重量可能超过鱼类。[5]
塑料无处不在。塑料持久不变。然而,人类的聪明才智也同样如此。这可能是我们的救星。我们逐步踏入科技时代,却依然束缚于塑料时代,创造力可以让我们摆脱这场人类一手造成的灾难。
我们经常听说,塑料不可或缺,需要一生或更长时间才能分解,没有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但是,这些传统智慧像它们看起来的那样明确,还是未来我们与塑料的关系有待确定?
要了解未来的机遇,必须先了解我们面临的挑战的本质。
塑料物质都太容易吞咽
虽然许多消费行业已采取措施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问题非常严重,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
塑料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上的一些大品牌也有责任。
环保组织“摆脱塑料”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的一项研究表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雀巢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球三大塑料污染企业。[6]
今年早些时候,这三个品牌加上联合利华被指责为每年在六个发展中国家造成 50 万吨塑料污染的源头。[7]
值得称道的是,这四家全球企业正采取措施减少塑料污染。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承诺到 2030 年将塑料瓶中的可回收成分提高到 50%,而雀巢公司则承诺到 2025 年使其所有塑料包装 100% 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但是,即使最大的公司也无法独自解决这个问题。
据联合国统计,塑料碎片每年导致约 100 万只海鸟和 10 万只海洋动物死亡。[8]
我们逐渐意识到,塑料不仅危害动物生命,也还危害人类生命。
微塑料(长度小于 5 毫米的碎片)一直在以惊人的方式轻松进入食物链。据估计,我们每人每月平均消耗 21 克塑料,足有半碗饭的份量。[9]
甚至没有人会假装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来减少对塑料的依赖吗?
跳出思维定势(塑料盒)
透过表象,我们发现,要消除生活中的塑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提出的一些替代方案自身都有缺点。
例如所谓的生物降解瓶,其成分通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需要一个适当高温和湿度的环境让微生物分解聚合物。这种瓶子通常还含有耐自然降解的衬里或化学物质。[10]
解决一次性塑料袋问题的尝试值得称赞,尤其是年产量超过一万亿的塑料袋。可生物降解袋似乎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事实证明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可氧化降解袋(即可以在新鲜空气中自然分解的袋子)被誉为一个突破,甚至促使沙特阿拉伯在 2017 年取缔了所有由非氧化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塑料袋。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可氧化降解袋并没有让塑料消失,而是分解成了那些可怕的微塑料,继续在生态系统中游走。[11]此外,塑料通常最终埋入垃圾填埋场,向环境释放温室气体。[12]
纸袋也有很多问题,最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森林砍伐,尽管是间接的。
美国人每天使用 1.7 亿根塑料吸管,竹吸管似乎是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大多数竹子是在中国种植,将竹子运送到世界各地会产生相当大的碳足迹。
用回收塑料制造的衣服和鞋子看似高尚,但只是给购物者的背部或脚部提供一个临时的家,塑料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态系统中去。
海藻的优点是每天能长三米,它会产生一种结实的物质,叫做琼脂,不到六周时间就能生物降解;然而,建立足够多的海藻养殖场来抵消全世界对塑料的偏爱,会从化学上改变世界海洋的构成,带来未知的后果。[13]
显然,这个问题很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对症的灵丹妙药。不过,人们仍在继续研究塑料的真正替代物,它们可能会带来更持久的环境效益:用牛奶蛋白制作绝缘材料和家具泡沫;用鸡毛制作防水的热塑性塑料;用纸浆木质素制作液态木材用于产品包装;以及可生物降解或用天然成分(如小麦和甘蔗)制成的 PCL、PHA 和 PLA 聚酯。
在这些概念取得成果并被广泛采用之前,水域首当其冲地承受着“地球塑料”的冲击。
对深层问题的诸多构想
世界上大部分多余的塑料最终都流入了海洋,对在海岸附近生活或度假的人来说不足为奇。
在海面上看到的塑料只是这场灾难的冰山一角。只有 3% 的海洋塑料在自由漂浮。[14]世界资源协会 (WRI) 称,其余的塑料“沉入海底,悬浮在水层中,或是漂洋过海,难以清理”。[15]
WRI 建议多管齐下,至少要开始解决问题。
- 为世界上缺乏基本废物处理设施的一半人口改善废水管理,减少未经处理的水中塑料的数量。
- 通过下水道过滤和河口垃圾收集改善雨水管理,防止大分子塑料和微塑料进入水循环。
- 禁止“难以管理的”物质,例如常用于包装的泡沫聚苯乙烯,资助研究可行的替代品。
- 引入自发的行业标准,减少化石燃料型塑料的生产。
- 为所有社区,特别是缺少饮用水供应的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建立清洁水设施,从而减少全球的瓶装水需求。
最有效的战略会让环境和经济都受益,这才是人性。
例如在印尼东爪哇,2019 年,一个公私合作项目为一个近 50,000 人的社区推出了新的垃圾处理系统,收集了 3,000 吨垃圾,同时创造了 80 个工作岗位。[16]
该项目只是真正开始解决塑料难题的尝试。从个人到最大的企业,每个人都能为减少塑料消耗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我们安利捷要认真对待的责任。
例如,安利捷能源公司旗下的 Almar Water Solutions 已推出一项计划,减少五个集团企业的塑料瓶使用量。
该计划用水壶和可重复使用的玻璃和金属瓶取代办公室的塑料瓶,每年节省了约 25,000 千克塑料,削减了约 12 万美元的成本。
推动塑料污染革命
政治上,各国政府开始对塑料行业施加压力,通过引入新规限制该行业不太可取的冲动。
例如,欧盟在 2019 年出台了严格的一次性塑料新规。除其他措施外,《一次性塑料指令》(Single Use Plastic Directive) 还禁止使用已经有可行替代品的产品,如棉签和吸管。欧盟还向香烟过滤嘴和渔具等常见污染物的生产商征收清理税,制定了到 2029 年塑料瓶回收量达到 90% 的目标,到 2030 年所有塑料瓶的回收塑料量至少达到 30% 的目标。
在肯尼亚,自 2017 年以来,制造商和供应商如使用塑料袋要面临数万美元罚款,促使连锁超市开始向顾客提供布袋作为替代品。[17]
同样,2015 年英国出台法律,强制商店对塑料袋收费,一次性塑料袋的需求量下降了 80%,到目前为止相当于 90 亿个塑料袋(还在不断增加)。[18]
负责全球大部分塑料生产的化工行业并没有袖手旁观,坐等自己的业务被监管部门淘汰。相反,它正紧紧抓住私营部门的发展势头,发掘新的、有利可图的回收利用项目,据估计,到 2030 年,每年的利润将高达 550 亿美元。[19]
目前,全球只有大约 16% 的塑料经过再加工。其余的注定要填埋或焚烧,被视为真正的垃圾,因为它永远不会释放其潜在价值。
重复使用包括三个方面:
- 机械回收利用,即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等塑料重新加工成树脂颗粒,同时保持聚合物链完整
- 化学回收利用,即将塑料分解成单体,适用于聚酯和聚酰胺
- 重新加工成基本燃料(原料),即利用催化或热加工技术将聚合物链分解成烃级
目前,该行业正在研究优化这些工艺的方法。
例如,机械回收利用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保持树脂质量,避免回收利用过程中质量劣化。
同时,在原料生产方面,热解等新兴技术可以对软包装(目前的机器无法适应)等劣质混合塑料进行再加工。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到 2030 年,塑料回收利用量可能会增长五倍,达到 2.2 亿吨。[20]铝业和造纸业开创先例,其生产商逐渐将回收利用作为商业模式的关键部分,鉴于此,麦肯锡认为化工行业在其产品的整个(漫长)生命周期内有广阔的盈利空间。
一些化学公司已经打好了基础。其中,Borealis(奥地利)和 LyondellBasell(荷兰)收购了欧洲的聚合物回收公司。SABIC(沙特阿拉伯)正在开发新一代热解和化学回收方法,提高塑料废弃物再加工的利润。
麦肯锡设想,未来“完全一体化”的加工厂能够采用废旧塑料和传统原料,废旧塑料燃料将以每桶 65 美元的价格与油基燃料竞争。
显然,市场正在迅速变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正如我们会看到的,新冠肺炎等不可预测事件会刺激其他商业机遇。
应对塑料大流行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对个人防护装备 (PPE) 的需求飙升。其中大部分是塑料制品,大部分是一次性的。
截至今年 2 月,中国每天的口罩产量约为 1.16 亿只,疫情爆发前为 2000 万只。预计 2020 年全球口罩销售额增至 116 亿美元,而 2019 年为 8 亿美元。[21]2020 年 5 月份泰国每天的塑料垃圾达到 6,300 吨,疫情爆发前为 5,500 吨。
在旅游、渔业和运输等行业,塑料泛滥的连锁成本可达 400 亿美元。
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全球掀起网购热潮,塑料包装量飙升。据估计,仅新加坡在为期八周的夏季封锁期内,家庭食品配送就产生了 1,134 吨的包装。
新兴市场有远见的组织都在等待这些意想不到的机遇。
商务分析研究机构牛津商业集团注意到:
- 加纳当局分发了用回收的水瓶和冰激凌袋制作的口罩
- 坦桑尼亚 Zaidi Recyclers 的废纸加工厂将重点转向了生产用二手塑料瓶制成的口罩
- 泰国设计公司 Qualy 用超过3 吨的旧渔网为欧洲和亚洲买家制作了口罩和消毒液瓶[22]
这些新举措(对于污染严重的大海)或许犹如沧海一粟,但它们共同展现了创新与环境碰撞如何为复杂的困境带来希望。
投资于无塑料的未来
如果是出于更大的利益 – 打造一个塑料更少、化学品更少、海洋更清洁的世界,那么从解决世界的塑料问题中获利并没有什么不道德的。事实上,这可能是将一场运动转变为一场革命的唯一途径。
我们观察到,政府干预可以减少塑料消耗量,在基层产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也看到,私营公司,无论是化工巨头还是创新型初创企业,都在助力将现有塑料转化为有用的商品,持续发挥作用,赋予它们更美好的命运,而不是让它们最终成为有害的废弃物和垃圾。
这是一个生动的市场机遇的例子,它可以鼓励安利捷等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进行私人投资,进一步加强其绿色投资组合,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基础设施。
事实上,向道德事业输送资金的势头日益增长。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的概念日益凸显,全球对环境危机等问题的认识也日益增强。投资者越来越想知道自己的资金能实现什么目标以及能有什么收益,塑料等关键问题将受益。
到 2025 年,ESG 基金将实现三倍增长,仅欧洲基金行业所占份额就从同期的 15% 增长至 57%。在这种热情的推动下,整个欧洲大陆的可持续发展投资产品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 7.6 万亿欧元。[23]
塑料行业可能会走在 ESG 浪潮的最前沿,一项调查表明,超过五分之四的潜在投资者倍受鼓舞,要向商业减塑活动投入资金。调查指出,这些投资者正在寻求“双重底线: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同时让世界更加可持续发展”。[24]
通过 ESG 筹资,私营部门证明,其比政府更有能力对道德投资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而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如安利捷等许多企业正在展现私人资本“做正确的事”的潜力。
当然,慈善投资也很重要,但在新颖和创新型研究中,更多的是在上游进行,并非所有研究都可以进行慈善投资。
然而,私人资本流的力量确实可以推动当今的商业行为,让现在的商业行为产生实质性、有意义的可持续变化。
作为我们自身尽职调查的一部分,我们会评估所有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在私人市场领域。这不仅仅涉及环境因素,还包括商业模式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例如,我们不太可能投资碳依赖型能源基金。与任何投资者一样,我们的任务是创造可接受的收益,我们相信气候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水资源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水资源技术包括淡化水和废水处理再利用,以及水产养殖。
当然,降低塑料依赖程度的另一个强大催化剂可能来自于全球心态的逐渐转变,不过这一转变正在迅速加快。
我们可能会更快地迎来一个文化“符号”,届时购买塑料瓶装饮料或塑料盘装的食物时,我们会非常不情愿,也许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其后果,也许会有些愧疚感。
只有改变社会、商业,当然还有个人的优先事项,看清真正的成本,并以负担得起的价格将新的创新成果商业化,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长久之计。
在安利捷,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近在咫尺,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和全球创造无塑料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1]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82732/global-production-of-plastics-since-1950/
[2] https://www.waterdocs.ca/water-talk/2018/4/7/facts-about-bottled-water
[3] https://www.waterdocs.ca/water-talk/2018/4/7/facts-about-bottled-water
[4] https://www.waterdocs.ca/water-talk/2018/4/7/facts-about-bottled-water
[5]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6/jan/19/more-plastic-than-fish-in-the-sea-by-2050-warns-ellen-macarthur
[6]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dec/07/coca-cola-pepsi-and-nestle-named-top-plastic-polluters-for-third-year-in-a-row?
[7]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mar/31/report-reveals-massive-plastic-pollution-footprint-of-drinks-firms
[8] http://www.unesco.org/new/en/natural-sciences/ioc-oceans/focus-areas/rio-20-ocean/blueprint-for-the-future-we-want/marine-pollution/facts-and-figures-on-marine-pollution/
[9] https://graphics.reuters.com/ENVIRONMENT-PLASTIC/0100B4TF2MQ/index.html
[10] https://www.globalcitizen.org/en/content/plastic-alternatives-doing-harm/
[11] 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assets/downloads/publications/NPEC-Hybrid_English_22-11-17_Digital.pdf
[12] https://www.thequint.com/news/environment/plastic-biodegradable-environment-reuse-recycle
[13]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plastic-alternatives
[14] https://oceanpanel.org/blue-papers/leveraging-target-strategies-to-address-plastic-pollution-in-the-context
[15] https://www.wri.org/blog/2020/05/how-to-reduce-plastic-ocean-pollution
[16] https://www.wri.org/blog/2020/05/how-to-reduce-plastic-ocean-pollution
[17] 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k-kenya-plastic/kenya-imposes-worlds-toughest-law-against-plastic-bags-idUKKCN1B80PZ
[18] https://www.wri.org/blog/2020/05/how-to-reduce-plastic-ocean-pollution
[19]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chemicals/our-insights/no-time-to-waste-what-plastics-recycling-could-offer
[20]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chemicals/our-insights/no-time-to-waste-what-plastics-recycling-could-offer
[21] https://oxfordbusinessgroup.com/news/can-covid-19-plastic-waste-problem-generate-business-opportunities?utm_source=Oxford%20Business%20Grou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11826503_Covid-19_Plastics_September%2016_EU&utm_content=EIA-recycling-16-Sept&dm_i=1P7V,71HDZ,S7I7K1,SENOP,1
[22] https://oxfordbusinessgroup.com/news/can-covid-19-plastic-waste-problem-generate-business-opportunities?utm_source=Oxford%20Business%20Group&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11826503_Covid-19_Plastics_September%2016_EU&utm_content=EIA-recycling-16-Sept&dm_i=1P7V,71HDZ,S7I7K1,SENOP,1
[23] https://www.ft.com/content/5cd6e923-81e0-4557-8cff-a02fb5e01d42
[24]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five-drivers-behind-the-sustainable-investing-sh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