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您无法获得贷款,无法支付紧急医疗账单,或者无法用租金首付款来保障您的新家,会是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切都是因为您无法接触到许多发达国家习以为常的现代金融工具。

用那个难听的词来说,您无银行账户

金融排斥并不局限于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它很普遍,但被忽视了。它是一个众所周知难以逃脱的陷阱。

总的来说,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估计有 14 亿人)既无银行账户,又无房屋抵押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等适当的替代选择。[1]另有半数成年人处于“银行服务缺乏”状态,完全依赖现金,缺乏一切信贷渠道。[2]

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摆脱贫困循环意味着掌握数字化的财务渠道。同样,这需要普及许多成熟市场所用的一套系统,这些系统用于领取工资、支付发票、申请信用卡、赚取利息以及为家庭和企业投保等。

如果缺乏这些设施,受影响的群体往往会沦为“二等公民”。

金融排斥尤其有害,因为它常常会导致不平等和不公正。在这 14 亿被排斥在金融之外的成年人中,约 80% 生活在新兴市场,身处对抗气候变化这场生存之战的前沿。[3]由于洪水、干旱热浪气候灾害破坏了经济发展,这些社会已经面临着不明朗的未来,难以实施长期计划。绿色能源、气候适应性强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农业是解决之道,但对那些被困在实物货币和 20 世纪技术时代的社区而言,这一切都遥不可及。

普惠金融不仅关乎便利,更关乎生计和生活。事实上,普惠金融被视为实现联合国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至少七项,以确保“人类和地球的和平繁荣”的必要条件。[4]

只有更公平公正的金融准入体系才能弥补全球的机会鸿沟。

科技如何扭转全球无银行账户者的命运?

数字分裂世界的金融症候随处可见。虽然过去十年全球储蓄有所增加,但繁荣与困顿经济体之间的鸿沟一如既往地巨大。成熟市场的平均储蓄率(余留而非立即支出的可支配收入占比)为 58%,而发展中市场仅为 25%。[5]

在中低收入国家 (LMIC),有充分证据表明,金融排斥正在限制企业增长。与新兴经济体 (23%) 相比,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借贷难度要低得多(56% 的企业有资格获得贷款)。[6]在发展中地区约 4 亿家微小企业中,多达 3.45 亿家被归类为非正规企业:除所有者以外无其他员工,收入只能维持生计,极少登记纳税,因此无法提高国家 GDP。[7]

这些传统企业无力如发达市场的竞争对手一般增长、宣传或多元化经营。它们也无法通过储蓄来增强自身韧性,度过停工期。研究尤其指出,中低收入国家女性主导的微小企业存在 1,730 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然而,其他指标表明,这一态势正在逐渐变化。虽然这对全球仍无银行账户的 14 亿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被排除在金融机构之外的群体正在逐年减少。2011 年,约有 250 万成年人被迫在无银行账户的情况下艰难度日,这一数字远高于当下处于类似困境的人数。[8]

同样,有银行账户和无银行账户群体的性别差距也在缓慢缩小。2017 年,发展中国家拥有银行账户的男性比女性多 9% 左右。到 2021 年,这一鸿沟缩小至 6%,表明女性朝着独立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具有远见卓识的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方法来增进普惠金融。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启动了国家普惠金融战略,搜集了电信、环境、教育和金融监管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例如,印度 Aadhaar 计划已经为 12 亿职工配备了通用数字识别系统,允许将工资存入正式的银行账户。在墨西哥,国家普惠金融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for Financial Inclusion) 正在全国增设 ATM 和销售点终端,以鼓励数字化采用。

作为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世界银行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百余项普惠金融促进计划。这些举措将资金投入于农业韧性、社会保障、能源获取和缓解气候变化。2024 年,世界银行扶持了 680 万家需要金融服务的小企业(其中约半数由女性主导)。例如,非洲的一个项目动员了绿色私人资本,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了清洁能源转型。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力,普惠金融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该领域的进步主要归功于无处不在的现代救世主—— 科技。

智能手机如何引领金融科技革命?

为什么无银行账户的人数减少了?为什么我们乐观地认为,世界将继续欢迎新成员加入全球金融界? 其中一大原因可能就在您的手中或口袋里。

截至 2023 年,全球手机用户数量达到 43 亿,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9]这一趋势将延续下去,到 2030 年底,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 60 亿。

移动技术至关重要,因为现代智能手机的功能远不止发短信和打电话。智能手机意味着可以访问全球网络。既可访问国内外银行,又可访问应用程序,用户只需轻轻一刷即可购买产品,或者为自己提供服务的收款。手机向新来者介绍金融基础知识,帮其建立可核实的信用记录,从而开启经济包容的大门,这些信用记录又可用于申请贷款或进行获利投资。手机逐渐成为了开启金融自由之门的钥匙。

然而,这只是金融科技革命助力民主化获取资金的冰山一角。

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间,金融科技以各种形式帮助了超过 10 亿无银行账户者首次获享金融服务,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的新兴市场。[10]

手机正在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个人金融的新概念——移动货币服务。

通过安装了应用程序的任何智能手机,用户均可访问移动货币服务,收付和存储款项,无需使用传统的银行账户。为方便起见,该服务也允许在授权代理处提取现金。存款受当地金融法规的保护,每笔交易都留存记录,以便在 SIM 卡丢失或被盗时保障资金安全。在肯尼亚农村人口中开展的一项试验计划,成功地使约 2% 的参与家庭摆脱了贫困。[11]

随着从事零工经济或按小时计酬的人越来越多,按月领工资单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如果您在一周内为多家雇主工作,并且每家雇主的付薪安排各异,您该如何结算紧急账单或在超市购物? 实时支付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使职工得以通过“已赚工资”平台快速领取应计工资。事实证明,对于收入不稳定的群体而言,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职工没有储蓄。[12]

新兴市场的金融自由化始于稳健的网络基础设施。从现在到 2026 年,科技公司将走在前列,计划在中东、非洲和亚洲的 16 个国家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实惠的连接和数字服务。这笔款项将用于提高网络速度和推动光纤采用。巴基斯坦已有 100 万户家庭加入数字经济的行列,数百万户家庭将紧随其后。

科技也能助力改善女性企业家的普惠金融体验,在全世界许多地区,这一群体常常需要努力争取话语权。数字记账应用程序正在帮助中小企业 (SME) 准确记录现金流和库存——在无抵押物的情况下,这些重要的财务记录可用于申请贷款。同样,电子化“了解你的客户”(e-KYC) 技术正通过数字验证身份,帮助新兴市场的女性企业主获得高达 20,000 美元的贷款。[13]

金融科技创新助力保护客户资产,同时确保遵守国家立法,这对任何功能性的普惠金融体系都至关重要。监管科技 (regtech) 和监督科技 (suptech) 工具正在帮助规范化对新金融平台的监管。监管科技结合 AI、机器学习、区块链等尖端技术,帮助公司遵守特定区域内的金融法规。监督科技工具允许监管机构审查来自金融机构的大量数据,以暴露违规行为或风险。监管科技和监督科技共同实现了合规流程自动化,做到实时监控,最终助力普惠金融蓬勃发展。

嵌入式金融科技(可通过非银行网站访问的直接支付或贷款工具)正在激增,为任何互联网访问者提供了更快捷全能的交易选择。

新型快速支付系统也加速了金融科技在发展中市场的普及。它们允许账户间近乎即时地转移资金,速度比传统电子支付快得多。这项技术正逐步普及到每个人,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交易,无论是个人对个人还是企业对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跨境。迄今为止,支付系统开发集团 (PSDG) 等国际倡议已经帮助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巴西的 Pix 和哥斯达黎加的 SINPE Móvil 都是关键范例。

私营部门正在积极推动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以改善获得资金的渠道。安利捷在全球部署金融科技和扩大包容性方面处于前沿地位。

Bab Rizq Jameel Microfinance 隶属于 Abdul Latif Jameel Finance Saudi Arabia,向长期被忽视的市场提供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贷款,帮助创新者和中小企业培养创业精神。在沙特阿拉伯的其他地方,Cash Jameel 允许客户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申请 10,000 至 300,000 沙特里亚尔的贷款,无需担保,几分钟内即可获批。

与此同时,Abdul Latif Jameel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 (JIMCO) 正在投资众多企业,让个人和企业能够在迫切需要之时获得所需的资金。投资项目包括:

  • 社会影响力金融科技企业 Ziina,建设一个即时支付平台,允许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职工提前领取已完成但尚未付薪工作的相应工资。
  • 先买后付初创公司 Tabby,帮助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客户以分期付款或延期一次性付款的形式购物付费,无额外费用。
  • 土耳其金融科技公司 Figopara,通过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期限,为企业提供延期的营运资本。
  • Thndr,一个移动优先的股票交易平台,允许个人在埃及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债券和基金的无佣金投资。
  • Rain,为中东投资者进入加密货币市场提供了便利。
  • 位于利雅得的一个 B2B 平台 Lean Technologies,开发用户友好型软件,用于将金融服务机构安全地连接到客户的银行账户。

未来金融科技将继续发展,为大众带来普惠金融,并至少解决世界上无银行账户少数群体所面临的一部分困境。未来会是什么样?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应该做何准备?

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会带来更公平的未来吗?

从数据来看,科技似乎正在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金融生态体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经济数字化,越来越多的公民将个人财务转移到网上,宝贵的新见解会得到采纳,融资机会也将浮现。

越来越多的“大型科技”提供者将利用多个数据点(水电费账单、租金收据、零星收入)来评估贷款申请。具备前所未有的安全层的数据渠道,将使政府、企业和银行能够孕育开放的银行文化。安全交换敏感的财务信息将有助于个体经营者成长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有朝一日成长为跨国巨擘。

展望未来,公共和私营部门必须团结一致,专注于数字生态系统的根本优先事项:连接性、网络安全、数据隐私、数字身份和物理基础设施。

金融系统固有的问题需要以更多的研究来规避,这些系统正逐步趋于自动化,可以说人类因素越来越少。我们需要评估与消费者保护紧密相连的潜在危害。我们需要了解个人和企业过度借贷的危险。我们也需要确保妇女和其他未得到充分服务的少数群体也能共享财富新机遇。

所有机构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银行必须制定策略,促进负责任的借贷和支出。支付提供商必须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分析数据并实现可持续投资。

各国政府必须为开放共享数据立法,并通过将自身的支付方式转移到数字领域来鼓励这种转型。

国际立法者必须协调监管框架,确保跨境技术兼容性。非政府组织必须进一步扩大普惠范围,助力提高金融素养,并在基层发挥金融科技的益处。

Jaroslav Gaisler
Jaroslav Gaisler
安利捷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
首席执行官

回报可能是深远而持久的,”安利捷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首席执行官 Jaroslav Gaisler 表示。

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概念的结合,释放了市场内往往会被更成熟的经济对手盖过风头的尚未开发的创新力量的智慧与能量。

我们都会从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受益。

 

 

概览: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

问:全球有多少成年人无法获得基本的银行服务?

答:大约 14 亿人(约占世界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无银行账户,无法获得银行账户或适当的替代方案。

问:移动技术的普及如何改变了金融格局?

答:截至 2023 年,全球有 43 亿手机用户(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在过去十年中,金融科技帮助了超过 10 亿此前无银行账户者获享金融服务。

问:哪些地区受金融排斥影响最大?

答:在 14 亿被排斥在金融之外的成年人中,约 80% 生活在新兴市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这些地区也处于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沿。

问:在减少无银行账户的人数方面取得了多少进展?

答:无银行账户成年人的数量从 2011 年的 25 亿大幅下降至如今的 14 亿,表明普惠金融稳步改善。

问:有多少国家/地区制定了国家普惠金融战略?

答:逾 60 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启动了国家普惠金融战略,涉及电信、环境、教育和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的利益相关方。

 

[1]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4/07/why-financial-inclusion-is-the-key-to-a-thriving-digital-economy/

[2] 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4/to-expand-financial-inclusion-embrace-innovation

[3]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financialinclusion/overview#1

[4] https://sdgs.un.org/goals

[5]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financialinclusion/overview#1

[6]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financialinclusion/overview#1

[7] https://www.gsma.com/solutions-and-impact/connectivity-for-good/mobile-for-development/wp-content/uploads/2023/02/Empowering-women-micro-entrepreneurs-through-mobile.pdf

[8] 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globalfindex

[9] https://www.gsma.com/newsroom/press-release/smartphone-owners-are-now-the-global-majority-new-gsma-report-reveals/

[10]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1/financial-equity-through-technology/

[11]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1/financial-equity-through-technology/

[12] https://www.bankrate.com/banking/savings/emergency-savings-report/

[13] https://www.gsma.com/solutions-and-impact/connectivity-for-good/mobile-for-development/wp-content/uploads/2023/02/Empowering-women-micro-entrepreneurs-through-mobil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