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一种生存威胁吗? 对业已沦为受害者的人群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大约有 36 亿人生活在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1]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仅 65 岁以上群体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就增加了 70%。[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 (AR6) 得出结论,气候风险出现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3]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 2050 年,气候变暖可能导致至少 2,100 万人死于五种健康风险——极端高温、发育迟缓、腹泻、疟疾和登革热。[4]更多的人会活下来,承担后果。

千百万人受害无可避免?

预计到 2030 年,每年气候变化对健康造成的直接损失将介于 20–40 亿美元之间。[5]气候变化加剧了现有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或频率,并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新的健康问题。它会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健康风险,同时对大众赖以维持良好健康的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食物和水,乃至生计、社区、医疗保健和经济。这使得它成为致命的威胁乘数。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健康影响包括:

  1.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伤亡。
    风暴、洪水、野火和干旱使生命处于危险境地。这些灾害还会给大众获取医疗照护造成阻碍,尤其是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并且加剧其他健康风险。
  1. 与高温相关的疾病。
    2023 年,全球气温达到了 10 万余年来的最高水平。[6]暴露在极端或长时间的高温下,会导致疲惫、中暑、肾脏和心脏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7]大约 37% 的高温相关死亡要归咎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8]按照目前的变暖趋势,到本世纪中叶,每年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 370%。[9]
  2. 呼吸系统疾病。
    与气候相关的极端天气和高温,包括野火和沙尘,通常会使空气质量恶化,对呼吸系统疾病产生负面影响。[10]干旱会导致沙尘,炎热的天气会增加有害的地面臭氧[11],而洪水会带来危险的细菌和霉菌。[12]恶劣的空气质量会使人们患上心脏病、中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并发症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加剧。[13],[14]儿童和本身健康状况就欠佳的人尤其容易受到侵害。
  3. 水传播健康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数据显示,20 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15]大量降雨、风暴和洪水会使水资源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污染,导致胃肠道和其他疾病。[16]气温上升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产生有害毒素。[17]
  4. 媒介传播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更加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疾病媒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媒介本身携带疾病,并可将疾病从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类。目前,疾病媒介每年造成超过 70 万人死亡。[18]例如,携带西尼罗河病毒和乌苏图病毒的蚊子和蜱虫物种,正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肆虐蔓延。[19]到本世纪中叶,带有弧菌病原体的海岸线预计将扩大 17%–25%,登革热传播将增加 36%–37%。[20]
  5. 粮食、水和卫生设施。
    气候变化正在破坏水资源安全、粮食生产和卫生设施。从 1951 年至 1960 年,全球受极端干旱影响的土地面积占比为 18%,然而到了 2013 年至 2022 年,这一比例攀升至 47%。干旱使数以千万计的人面临营养不良和潜在不可逆健康影响的风险。[21]气候变暖可能会延长一些作物的生长周期。然而,它也可能限制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害虫。[22]
  6. 心理和社会心理健康。
    气候变化会引发或加剧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除了工作不稳定外,自然灾害和流离失所也会破坏社会凝聚力和支持网络,导致吸毒和暴力增加。[23]

哪些人面临最大风险?

个人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地理、人口统计、健康和生物学、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地位、卫生系统能力和性别。

高风险人群[24]包括:

  • 儿童
  • 社会弱势群体
  • 原住民群体
  • 老年人
  • 慢性疾病患者
  • 残障人士
  • 工人
  •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产后妇女

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制定了一个评估框架,以此明确了决定个人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三个关键因素:

  1. 暴露度:
    人会以不同方式遭遇气候危害。暴露度将取决于人在哪里、度过多长时间以及做什么。例如,长时间在户外逗留的人,可能更容易暴露于极端高温。
  2. 敏感性:
    由于年龄和健康等因素,有些人对气候危害比其他人更敏感。例如,患有哮喘的儿童和成人,极易受到空气污染物和野火烟雾的影响。
  3. 适应能力:
    人可以适应、利用或应对气候变化危害。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可能取决于其收入、年龄、生活状况、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及其他诸多因素。

面临最高风险的弱势个人和低收入国家

教育背景、就业状况、性别和种族与健康密切挂钩。[25]气候变化恐将扩大人口之间和人口内部业已存在的医疗不平等。

根据联合国发表的一篇论文,气候变化以下面的三种方式造成了这种境况:

  1. 增加弱势群体暴露于气候危害
  2. 加剧其对相关损害的易感性
  3. 降低其应对和恢复的能力[26]

在过去十年中,脆弱地区仅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死亡率就高出 15 倍。[27]这些人口通常包括低收入国家和小岛国。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气候危机首先造成最严重健康损伤的对象,是对气候危机责任最小的人,也是最无力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其伤害的人——低收入和弱势国家和社区的成员。[28]

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不足使问题恶化

约 9.3 亿人将至少 10% 的家庭预算用于医疗保健,每年的医疗费用让 1 亿人陷入贫困。[29]

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全球 30% 的人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20 亿人面临医疗支出不足的后果。[30]在《柳叶刀》的一项国际研究中,27% 的受访城市担心其医疗卫生系统正受到气候变化效应的冲击。[31]

健康状况不佳会限制人的工作能力,这会对经济和提供医疗保健的能力产生连锁反应。在 2010 年–2014 年和 2018 年–2022 年这段时间里,极端天气事件仅经济损失就造成了 2,640 亿美元,相较于以往,增长了 23%。[32]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估计,到 2030 年,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另外 1.32 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其中 4,400 万人因健康影响而陷入极端贫困。[33]其中半数以上的受影响者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

能做什么?

立即采取抵御和适应措施对于保护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必须持续取得长期进展,以减少排放,防止温度超过危险阈值——在理想情况下,要把平均升温幅度限制在 1.5℃。

承担成本

让发达国家承担大部分成本才是公平的。然而,迄今为止,一些最富裕的国家一直未能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每年出资 1,000 亿美元来支持这些国家的气候行动。

向清洁能源过渡

减轻对污染燃料的依赖能减少因空气污染造成的 190 万人死亡,同时提供就业机会。在全球范围内,仍有超过 5 亿人过着没有电的生活,近 10 亿人依赖的医疗机构无法保障可靠的能源供应。[34]在人类发展指数 (HDI) 较低的国家/地区,只有 2.3% 的电力产自现代可再生能源,90% 以上的的家庭仍在使用生物质能,而 HDI 较高的国家/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 11% 和 7.5%。[35]

不过,向清洁能源过渡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自 2005 年以来,化石燃料衍生的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 15.7%,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远离了煤炭。[36]此外,2022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 90%,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到 1.6 万亿美元,比化石燃料投资多 61%[37],这表明形势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除了向更清洁的能源生产过渡外,国际社会还可以支持:

  • 绿色交通运输
    化石燃料仍占道路运输燃料使用的 95%,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38]
  • 创造更高效的建筑和空间:
    创造更多的绿色和蓝色空间并减轻对空调的依赖,能够促进身心健康。
  • 激励转变生活方式:
    鼓励大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勤加锻炼,有助于减少每年因交通污染导致的 46 万人死亡,以及因缺乏运动造成的 320 万人死亡。[39]
  • 低碳饮食:
    粮食生产和分配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30%。特别是,2020 年 57% 的农业排放来自红肉和牛奶的生产(指标3.1)。促进大众经济实惠地获得更健康低碳的饮食,可以改善健康,同时降低对气候的影响。[40]

改善公共卫生,确保更公平地获得医疗保健

医疗不平等导致生产力下降、税收减少、福利支出和公共医疗保健支出增多。欧洲议会估计,医疗不平等带来的支出约占欧盟 GDP 的 1.4%,几乎与联合防御开支不相上下。[41]

改善水资源和卫生设施是显而易见的补救之法。同样,儿童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常见气候相关威胁的疫苗,也与预期寿命的延长密切相关。[42]

最终,尽管全民医疗保险 (UHC) 在前期可需要投入高额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的投资会有所回报。它能助力大众过上更长寿、健康、充实的生活。

医疗保健:以身作则

医疗保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5%。[43]世卫组织正在寻找机会,促进高排放的卫生系统脱碳,并将环境可持续性纳入投资考量。[44]为基础设施、车队、低碳药品和器材设施采用清洁能源,是良好的切入点。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正在建立气候知情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卫生工作者在气候健康方面的能力,以及让医疗基础设施免受气候影响,进而帮助卫生系统提高抵御能力。[45]

全球联盟

全球医疗保健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们共同努力,可以助力实施跨部门举措,以应对气候相关不良健康后果的一些严重影响。

世卫组织已经与全球卫生部门合作,在 2030 年之前把 UHC、碳中和等事项纳入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利用全球专家网络来监测气候变化和进展,为有效的政策充实信息。世卫组织也领导气候与卫生变革行动联盟 (ATACH),培训合作伙伴和政府,以支持其履行对低碳卫生系统的承诺。[46]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是最大的气候投资者和卫生系统资助者。作为其气候与健康计划的一环,该行正在将气候因素纳入活跃于百余个国家/地区、价值 340 亿美元的健康投资组合。约 80% 的投资用于适应性干预措施,包括营养支持、监测系统和应急中心。[47]

例如,在马达加斯加,约有 300 万儿童受益于有针对性的投资,这些投资旨在提高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群的粮食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正在帮助也门和海地检测霍乱和其他气候敏感型疾病爆发,而在那加兰邦(印度),世界银行通过离网太阳能发电,为 175 家卫生机构供应了可靠的能源。[48]

联合国发起了一项名“奔向零碳”(Race to Zero) 活动,有 77 家公共和私营医疗机构参与其中,致力于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还设定了相应的中期目标。[49]

极端高温抵御联盟 (EHRA) 由 60 多家机构组成,旨在通过参数保险、预警系统、遮荫结构等解决方案,到 2030 年提高包括妇女在内 5 亿弱势群体的抵御能力,以环节极端高温的影响。印度和塞拉利昂开展的相关项目成效显著,直接惠及了 2,300 余名妇女,该联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超过 200 万人口提供帮助。[50]

Sanitation Water for All (SWA) 是全球最大的倡导水卫生 (WASH) 联盟。2023 年,SWA 向布基纳法索、孟加拉国、乍得、多米尼加共和国、斐济、墨西哥、尼加拉瓜、尼泊尔、尼日利亚、秘鲁以及葡语国家共同体秘书处 (Secretariat of the Community of Lusophone Speaking Countries),提供了技术援助。[51]

卫生进步筑牢最坏情况防线

商业企业可以贡献力量,巨头企业更是大有可为。例如,在未来 10 年间,跨国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 GSK,计划将其 10 亿英镑全球卫生研发预算的一半以上投入于因气候加剧的疾病,这些疾病对低收入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

Jameel 家族也在国内支持气候变化和卫生领域的组织和举措。

2019 年,Community Jameel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 Jameel Institute(即 Abdul Latif Jameel Institute for Disease and Emergency Analytics)。它是以一个用于预测并预防全球健康危机的快速反应研究中心。它也充当着领先的数据科学家、流行病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援助工作者聚集的中心,这些人士合力应对这个受气候影响日益严重的世界面临的健康挑战。

Jameel Institute 补充了 Community Jameel 的另一个全球卫生合作项目——与麻省理工学院 (MIT) 合作成立的 Jameel Clinic (Abdul Latif Jameel Clinic for Machine Learning in Health) 的工作。Jameel Clinic 聚焦于机器学习如何预防、检测和治疗癌症、败血症、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使人衰弱的非传染性疾病。

与此同时,Jameel Health 与全球创新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推动卫生包容性,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今年早些时候,Jameel Health 又收购了 Genpharm,后者是罕见病领域的领军者,已打入中东、北非和土耳其市场。本协议是两家公司的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共同努力,加速为最需要的群体提供现代医疗服务。

在气候方面,Jameel Energy 的旗舰可再生能源业务部 Fotowatio Renewable Ventures (FRV) 负责管理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风能、太阳能、混合动力和储能项目组合。

与此同时,FRV 的创新部门 FRV-X 正在努力推出下一代技术解决方案,以便将 COP28 宏伟的气候目标从愿景变为现实。特别是,该公司在英国西萨塞克斯郡 Contego、多塞特郡 Holes Bay 经营着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 (BESS) 工厂;在埃塞克斯郡 Clay Tye 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联合运营 BESS;在希腊的 BESS 项目中拥有多数股权。英国的更多设施正在筹备中。

在澳大利亚,FRV-X 在昆士兰州东部的 Dalby 运营着一家混合太阳能和 BESS 工厂,并于 2024 年 2 月与 AmpTank Finland Oy 合作,在芬兰开展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 (BESS) 项目。此外,FRV-X 还与德国“太阳能即服务”提供商 ecoligo 合作,投资 1,060 万美元。ecoligo 成立于 2016 年,依托众投平台,助力南美、非洲和亚洲的工商业合作伙伴投资太阳能项目。

同样,作为 Jameel Environmental Services 的旗下一员,Almar Water Solutions 依托遍布欧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可持续水务基础设施项目,致力于改善清洁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在全球范围内,约有 1,000 名 Almar 员工参与了 150 余项独立的水务合同,例如,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的 Shuqaiq 3 海水淡化厂,暨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之一,以及巴林先进的 Muharraq 废水处理厂,该厂把处理过的废水回收为高品位再生水。

2024 年 3 月,Almar Water Solutions 在沙特阿拉伯的一个新项目 Zuluf 水处理厂破土动工,该项目将达成 185,000 立方米/日的可观产能,为沙特阿拉伯的可持续水解决方案做出重大贡献。在欧洲,西班牙技术公司 Datakorum 是 Almar Water Solutions 的主要合作伙伴,助力将用水转化为智能数据,最终帮助提高效率并节省重要的自然资源。此外,Almar Water Solutions 还在埃及与 Hassan Allam Utilities 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组建 AA Water Developments,旨在振兴该国的水务基础设施。该公司由此收购了埃及大型脱盐服务公司 Ridgewood 集团。Ridgewood 在埃及各地运营着 58 家海水淡化厂,每天能够提供 82,440 立方米安全的清洁饮用水。

Fady Jameel, Deputy President and Vice Chairman, Abdul Latif Jam
Fady Jameel
安利捷
国际业务部副主席

世界将变得更温暖——也更致命。未来究竟会热到何种程度,取决于当下人们所采取的行动。然而,仅仅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不够的——卫生和公共卫生系统亟待强化,以及粮食和水的生产,必须优先考虑抵御力和适应性,以保护世界上最脆弱的群体免受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Abdul Latif Jameel 国际业务部副主席 Fady Jameel 表示。

 

[1]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2]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3]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4]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health/brief/health-and-climate-change

[5]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6] https://climate.copernicus.eu/copernicus-2023-hottest-year-record

[7]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9foot;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10foot

[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1-01058-x

[9]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10]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air-quality

[11] https://www.epa.gov/ground-level-ozone-pollution

[12]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19foot

[13]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20foot

[14]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21foot

[15]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16]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13foot

[17] https://www.epa.gov/habs

[18]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76135/

[2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2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22]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15foot

[23]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impacts-health#28foot

[24] https://www.epa.gov/climateimpacts/climate-change-and-human-health

[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92452/

[26] https://www.un.org/esa/desa/papers/2017/wp152_2017.pdf

[27]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28]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29]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30] https://wmo.int/publication-series/2023-state-of-climate-services-health

[3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3]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ad7eeab7-d3d8-567d-b804-59d620c3ab37/content

[34] 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1-2023-close-to-one-billion-people-globally-are-served-by-health-care-facilities-with-no-electricity-access-or-with-unreliable-electricity

[3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6]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7]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8]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39]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4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859-7/abstract

[41] https://intelligence.weforum.org/topics/a1GTG0000000gLp2AI/key-issues/a1GTG0000000qt32AA

[42] https://intelligence.weforum.org/topics/a1GTG0000000gLp2AI/key-issues/a1GTG0000000qt32AA

[43]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health/brief/health-and-climate-change

[44]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45]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health/brief/health-and-climate-chang

[46]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limate-change-and-health

[47]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health/brief/health-and-climate-change

[48]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health/brief/health-and-climate-change

[49] https://climatechampions.unfccc.int/un-climate-change-high-level-champions/

[50] https://onebillionresilient.org/project/extreme-heat-resilience-alliance/

[51] https://www.sanitationandwaterforal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