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来说,未来就在当下

历经几十年的探讨和发展、一开始的挫折和夸大的空洞承诺,可再生能源终于准备好取代能源链顶端的化石燃料,变成为日益需要能源的现代生活提供动力的首选能源。

国际能源署 (IEA) 在其关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年度报告中预测,可再生能源最迟将于 2025 年取代煤炭,成为最大的电能来源。[1]

如今,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占 26%,核能占 10%。[2]风能和太阳能每年共计 2,000 GW,水电达到 1,400 GW。[3]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停止的迹象。未来几年,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发电量将减少,到 2027 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占全球能源市场的 38%(不含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将引领这一趋势,预计到 2027 年其发电量将翻一番,能满足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需求。

是什么推动了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个问题提得好。

就在去年 11 月各国元首齐聚埃及参加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7) 时,这种信心似乎还远未确定。

COP27。图片来源:© 路透社/Mohamed Abd El Ghany

当时,谈判代表继续倾向于短期能源补救措施,而不是长期的绿色投资。据批评人士称,他们实际上放弃了 1.5 摄氏度的全球气温上升上限,这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愤怒。[4]他们批评各国政府因专注于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来补偿发展中国家因气候恶化遭受的损失,而不是去排除根本原因。特别是谴责他们仅仅决定“逐步减少使用”而不是“逐步淘汰”煤炭。[5]

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我们都在没有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一个能源成本大幅上升的冬天,一个在高峰期停电的阴影中度过的冬天。

诚然,在去年 2 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命令军队入侵乌克兰之际,促进绿色能源事业可能是他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正如国际能源署所指出的,由此产生的化石燃料断供“突显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安全方面的好处,促使许多国家/地区加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6]

能源安全加上长期气候问题将导致未来几年出现截然不同的能源状况,在欧洲和全球广大地区都是如此。

全球携手转向可再生能源

中国国家能源局 (NEA) 表示,2022 年前 11 个月新增太阳能发电量 65.7 GW,新增风能发电量 22.5 GW,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可再生能源开发者的地位。[7]新增 88 多 GW 令人赞叹,但如果所有拟议计划都能实现的话,2023 年这一数字几乎可以翻一番,达到 160 GW。

中国大同的熊猫造型太阳能发电厂俯瞰图。

总的来说,到 2023 年底,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将达到 490 GW,风能发电量将达到 430 GW,清洁能源将占能源结构的近三分之一。

虽然煤炭目前仍然是中国的主要动力来源,但清洁能源替代品正奋起直追。2015 年初,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可能不到 100 TWh(太瓦时);到 2022 年中期,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大约 250 TWh。[8]2022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 10%,是煤炭发电量增长率的五倍。

印度 2022 年前 10 个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 14.21 GW,超过了 2021 年的同期增幅 11.9 GW。[9]2022 年 1 月至 9 月,印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为 151.94 BU(十亿单位),较2021 年的 128.95 BU 大幅上涨。印度力争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500 GW。

美国的情况也类似,2022 年前 8 个月,美国电网新增风能发电量 7.5 GW、新增太阳能发电量 5.7 GW。风能和太阳能共占美国所有新能源供应量的近 70%,可再生能源占全国电力供应量的 23%,创下新高。[10]2022 年,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量超过 11 GW,而可再生能源的私人投资突破了 1,000 亿美元的里程碑。

在大西洋彼岸,欧洲的太阳能发电量在 2022 年飙升了近 50%,欧盟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 41.4 GW,足以供应约 1,240 万户家庭。[11]这种增长远未结束,国际能源署计算,欧洲今年的太阳能装机容量需要再增加 60 GW,才能抵消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的减少。目前有 10 个欧盟国家/地区每年的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至少达到 1 GW,2022 年德国新增装机容量 8 GW,遥遥领先。

2022 年,欧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 15 GW,比 2021 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超过 90% 的新增装机容量来自陆上风场,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和法国处于领先地位。

效率是新的流行语,现代风电场每兆瓦发电量的效率可能比以往高很多。欧洲新的陆上风电场的平均利用率(高峰运行期)超过 35%,每 GW 装机容量每年可供应 3 TWh 电力。海上风电场的平均利用率为 50%,每 GW 装机容量每年可发电 4.4 TWh。[12]

传统核能(裂变)能源尽管副产物有危险,但仍是全球流行的低碳电力技术。2022 年,日本新增核电装机容量 4.2 GW。[13]英国萨默塞特郡欣克利角 C 正在建设两个第三代 EPR(进化动力反应堆),与芬兰、法国和中国的类似发展如出一辙。[14]东欧大部分地区和日本的脱碳计划也包括核电。全球大约 10% 的电力来自传统核能。[15]如果突破性核聚变能源技术发展前景继续超出预期(见下文),无限清洁核能未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2021 年,干旱阻碍大规模水力发电(2020 年发电量减少 3%),2022 年这一情况继续困扰欧洲的水电行业,欧盟称,2022 年前九个月水力发电量进一步下降,降幅达 15%。[16]随着欧洲国家继续摆脱对天然气的依赖、在能源方面更加独立,欧盟水力发电量下降可能只是暂时的挫折。

然而,2022 年在欧盟之外,水电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巴西、美国和中国的水力发电量均超过 2021 年。总的来说,2022 年水电站发电量比 2021 年增加约 300 TWH,2023 年预计同比增长约 400 TWh。

2022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增长并非反常,这些只是可再生能源之旅势不可挡的最新迹象。

世界各地的立法者团结一致,确保生态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家庭和企业的主要电力来源。

可再生能源行业狂飙的五年

展望未来,从现在到 2027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预计将增长约 2,500 GW,比前五年增长 85%。换句话说,未来五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量与过去二十年的增长量齐平。[17]

在这期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电力扩张的 90%,而这受到各国一波雄心勃勃的立法推动:欧洲 REPowerEU 战略、中国“十四五”规划、美国《抑制通货膨胀法案》、日本绿色转型政策和印度生产激励计划。

  • 欧洲:REPowerEU 计划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加到45%,明显高于之前 40% 的目标。德国和西班牙打头阵。西班牙正在增加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网容量,简化新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的许可流程。与此同时,德国正在引入更高的拍卖量,致力于提高太阳能光伏计划的回报率。这两项政策都符合欧盟的 Fit for 55 计划,该计划力争到 2030 年将整个欧洲大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55%。
  • 中国: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即从目前到 2027 年占全球新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市场改革加上省级政府的全面支持,力求提高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经济确定性。由于目前公用事业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比煤炭能源便宜,一些预测人士预计,中国将比原定的 2030 年期限提前五年实现其 1,200 GW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目标。此外,中国已承诺未来五年内投资约 9,000 万美元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是世界其他地区指定投资总额的三倍。
  • 美国:2022 年 8 月,美国出台的《抑制通货膨胀法案》(USIRA) 将税收抵免计划延长至 2032 年,确保了可再生能源的财政安全。到 2027 年,太阳能和风能的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是这个十年期开始时的两倍。这种迈向可再生能源的动力不仅局限于国际化沿海地区,现在约有 37 个州拥有支持可再生能源扩张的投资组合标准和目标。通过支持更清洁的燃料,USIRA 可以促进生物燃料和可再生柴油产量增加 20%,引发对废弃物和残留物实际应用的新研究浪潮。

在其他地方,今年 2 月,日本批准的《绿色转型政策》为该国修订了脱碳路线图。日本的新战略包括核电、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能源以及修订后的碳定价机制。

印度的产能挂钩激励计划旨在通过支持制造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先进化学电池 (ACC) 电池,刺激对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投资。

适合人类居住的世界与仍然依赖化石燃料的社会是不相容的。如果可再生能源要真正继承我们的发电站、电网和前院,就必须得到新一波尖端技术的支持。让我们来看看最近业界最有前景的一些突破,以及即将取得的突破。

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的崛起

技术只是在投资方面“较昂贵”。从长远来看,采用更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到 2050 年可帮助全球经济节省 12 万亿美元。[18]世界经济论坛 (WEF) 认为,2023 年各国政府不仅要关心扩大现有技术规模,还要关心带头研发新技术。

科学家正在生产越来越高效的绿色氢能(使用清洁能源电解水获得),为缺乏充足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区域供电。2022 年 3 月,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公布了效率为 95% 的专利毛细管进料电解池,比现有技术的效率高出约四分之一。[19]到 2025 年,这项新技术可以将绿色氢能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 2 澳元。

同年 9 月,欧盟为绿色氢能项目提供了 52 亿欧元的补贴,预计还有数十亿欧元将通过 USIRA 涌入市场。[20] 据估计,到 2050 年,氢能的需求量可能会在每年 1.5 亿吨到 5 亿吨之间。[21]

2022 年 12 月,研究人员首次宣布实现核聚变点火,这更有可能扭转格局。[22]加利福尼亚州国家点火设施 (NIF) 的一个团队使用 2.05 MJ 的能量用激光加热燃料,期间释放了 3.15 MJ 的能量。该实验产生的能量足以烧开一壶水,但它的成功验证了一项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假设中的技术。世界经济论坛称,NIF 的成果“可能会推动人们进一步研究开发这项技术,让我们更接近由核聚变提供近乎无限、安全且清洁的能源的未来。”[23]

安利捷通过 Jameel 投资管理公司 (JIMCO) 帮助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它是快速发展的聚变能源领域全球两位先驱的关键投资者: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的衍生公司),总部位于波士顿,获得杰夫·贝佐斯和比尔·盖茨的支持,以及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General Fusion,该公司也得到了贝佐斯的支持。[24]

General Fusion 正在伦敦附近的库勒姆建造一个示范工厂,该工厂几十年来一直是英国聚变研究的中心,计划于 2025 年开始运营。该公司的目标是在 21 世纪 30 年代初将第一批反应堆推向市场。总部位于波士顿的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正采用一种基于托卡马克技术的不同方法。CFS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Bob Mumgaard 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到 2028 年建立一个工作的反应堆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能源生产与储能都是不可分割的,2022 年是电池技术进步巨大的一年。2022 年夏天,工程师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重力电池”,这种电池能够储存大量势能,供高峰期使用。[25]该系统利用日间的可再生能源将重物吊到一个高轴上,晚上让重物下降,通过电缆的运动发电,原理与钟摆驱动的落地钟相同!概念验证演示产生了大约 250kW 的能源,足以为 750 户家庭供电。这些能量的储存比需要矿物的锂电池更便宜、更环保。

与此同时,去年 12 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用钠硫(一种由海水加工而成的熔盐)制造电池方面取得了突破。该工艺使用热解(在高温下分解材料)和碳基电极来增强硫的反应性,所产生的存储介质效率比锂电池高四倍。[26]

事实上,储能现在是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都在 2022 年拍卖了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项目,中国和印度也将效仿。在墨西哥,Abdul Latif Jameel Energy 旗下的旗舰可再生能源业务 FRV 正在开发和部署“表后”储能项目,该项目采用创新型“储能即服务”(EnSaaS) 模式,专注于工业领域。

FRV 及其创新机构 FRV-X 还引领了多个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如英国多塞特 Holes Bay 项目、西萨塞克斯郡 Contego 项目、艾塞克斯 Clay Tye 项目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Dalby 太阳能和 BESS 混合动力工厂。FRV 于 2022 年秋在英国收购了另外两个 BESS 项目,以及希腊 BESS 项目的多数股权。

展望未来,新技术将继续证明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合理性。

有一种新型的透明薄膜可以贴在窗户上,让建筑物和车辆从阳光中获得能量。硅谷的 Ubiquitous Energy 等公司正在开发这项技术,该技术允许可见光穿透,同时捕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能量,用于供暖、制冷和电池充电。[27]

其他科技公司正在探索另一个尚未开发的清洁、免费能源——海洋。

澳大利亚的 Wave Swell Energy 刚刚在国王岛海岸完成了为期一年的人工喷水孔测试。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抽入中央室,对空气进行压缩以使涡轮旋转。瑞典公司 Eco Wave Power 正在开创一些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依靠上升的波浪增加流体压力,让内部水力马达旋转。该装置已在以色列和直布罗陀海域部署,计划今年在洛杉矶附近海域部署。苏格兰公司 AWS Energy 也把重点放在了波浪能上。其技术包括将一个巨大的水下浮标(即阿基米德波浪摆装置)系在海底。阿基米德波浪摆装置与波浪一起波动,转动发电机,为电网供电。

技术创新如此飞跃,再加上立法支持,可再生能源为什么还不能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整体思维对于应对能源危机至关重要

可再生能源项目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产,但国际能源署估计,在未来这关键的五年必须保持 60% 的增长率,才有望在 2050 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28]

其中有几大挑战,没有一个是不可逾越的。

煤炭的使用依然屹立不倒,尤其是在中国。尽管中国的城市每天都在与雾霾作斗争,2002 年中国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 45 亿吨,创下纪录。这比欧洲上一年整个能源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要多。[29]预计至少到 2027 年,煤炭将占全球发电量的 30%。[30]

为了降低煤炭的吸引力,我们需要让替代能源更具吸引力。

国际能源署认为,立法者必须引入更加自由的许可和拍卖程序,鼓励可再生能源计划繁荣发展。整体思维必不可少,从而确保储能和配电基础设施与产能相辅相成。

新兴经济体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刺激外来投资,并朝着更和谐的国际标准迈进。必须提供全面的融资方案,确保拟议项目快速融资。

高昂的前期成本和糟糕的政策支持继续阻碍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能等可再生技术的“可调度”(可控和可调节)。未来五年,水电装机容量可能会仅增长 17-33 GW,低于 2013 年创下的 45 GW 单年高点。生物能源的全球增长集中在中国、土耳其和巴西,这要归功于这些国家的废弃物发电战略和上网电价补贴,其他国家则没有这些特点。地热能缺乏应对新勘探活动高财务风险(通常被证明会亏损)的政策,预计未来五年的增长率不足 6%。

可再生能源市场对广泛的金融和地缘政治趋势仍然敏感。由于成本上升、国际贸易政策压力、经济通胀和供应链问题,2022 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增速放缓。再比如,中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了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交付。

鉴于这些供应问题,欧洲正面临着大胆投资自身制造基地、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压力。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欧洲要在 2030 年之前实现 69% 的环保电力目标,每年的风能净增量必须翻一番,太阳能净增加需要达到 30% 或更多。必须重新设计拍卖活动,体现出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增加及其相关的能源安全效益。

其中许多挑战预计将持续到 2023 年,可能会给需要加速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踩一下刹车。

私营部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帮助应对这些不利因素。

人类的力量:终生奋战

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实际上是可再生能源的斗争。在这场划时代的时间赛跑中,私人资本是特别有效的工具。

私人资本从本质上讲是长期资本,不会像只注重利润的投资者那样心血来潮或是像短期选举日程那样变幻莫测。私人资本可以更富有远见,将其资金瞄准能够带来数十年收益,而不仅仅是几年或几个月收益的战略。

在安利捷,我们在这一独特使命中发挥我们的作用。FRV 目前在五大洲运营着 50 多个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预计到 2024 年装机容量将达到 4GW。[31]2023 年 2 月,FRV 开设了英国办事处,目前有超过 80 MW 的项目正在运行,200 MW 项目在建,超过 1 GW 的项目正在开发中。此外,根据监测工具 MODO Energy 的排名,2022 年 FRV 在刚果和霍尔斯湾开设的电池储存能源工厂是该国表现最佳的两项电池资产。FRV 还宣布打算进入德国市场,计划为 800,000 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伦敦和德国办事处的开设将积极推动 FRV 到 2025 年在欧洲实现 1 GW 装机容量的目标。

此外,FRV 最近确认在新西兰开发第一座太阳能发电厂的计划。该项目位于克赖斯特彻奇北部的劳瑞斯顿,装机容量 52 MW,预计 2024 年全面投入运营后,将为 9,800 户家庭供应充足的电力。

而在邻国澳大利亚,FRV 在新南威尔士州 Walla Walla 的太阳能开发项目已经完成融资,这是该州的第五个太阳能发电场,也是整个澳大利亚的第十个太阳能发电场,总发电容量为 1 GW。

除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外,我们还投资 Greaves Electric MobilityJoby AviationRivian电动汽车先驱,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使用变革性可再生能源的商业案例,同时利用马德里的绿色氢能出租车和西班牙阿里坎特的氢能巴士,再次通过 FRV 实现公共交通脱碳的试点计划。

我们正处于激动人心的新能源格局之下,它有可能改变全球的繁荣景象,实现绿色经济。如果世界经济论坛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对净零排放转型至关重要的行业价值可能超过 10 万亿美元。[32]

Fady Jameel
安利捷副总裁兼副主席

安利捷副董事长兼副总裁 Fady Jameel 表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空气污染,这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全球陷入能源贫困的人数首次增长,给社会带来了不平等和冲突的阴影。

转向绿色能源是一项使命,应当激励我们所有人。

“可再生能源有助于降低家庭、办公室和车辆的电力成本。它可以让人们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时为子孙后代守护脆弱的生态系统。”

 

[1] https://www.iea.org/reports/renewables-2022

[2]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2/08/electricity-capacity-power-renewable-energy/

[3]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ada7af90-e280-46c4-a577-df2e4fb44254/Renewables2022.pdf

[4]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2/nov/20/deal-on-loss-and-damage-fund-at-cop27-marks-climbdown-by-rich-countries

[5]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2/nov/17/draft-cop27-agreement-fails-to-call-for-phase-down-of-all-fossil-fuels

[6] https://www.iea.org/reports/renewables-2022

[7] https://www.pv-magazine.com/2023/01/03/china-aims-to-add-160-gw-of-wind-solar-in-2023

[8]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a-track-hit-new-clean-dirty-power-records-2022-maguire-2022-11-23/

[9] 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885147

[10]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us/Documents/energy-resources/us-eri-renewable-energy-outlook-2023.pdf

[11]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2/12/20/eu-solar-power-soars-by-almost-50-in-2022-which-country-installed-the-most

[12] https://windeurope.org/newsroom/press-releases/eu-wind-installations-up-by-a-third-despite-challenging-year-for-supply-chain

[13] https://www.spglobal.com/commodityinsights/en/ci/research-analysis/six-anticipated-trends-in-2022-for-global-power-and-renewable.html

[14] https://namrc.co.uk/intelligence/uk-new-build

[15] https://ourworldindata.org/nuclear-energy

[16]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ada7af90-e280-46c4-a577-df2e4fb44254/Renewables2022.pdf

[17] https://www.iea.org/news/renewable-power-s-growth-is-being-turbocharged-as-countries-seek-to-strengthen-energy-security

[18]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3/01/5-technology-trends-to-watch-in-2023/

[19]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22/mar/16/australian-researchers-claim-giant-leap-in-technology-to-produce-affordable-renewable-hydrogen

[20]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2/12/29/green-hydrogen-fuel-of-the-future-has-big-potential-but-a-worrying-blind-spot-scientists-w

[21] https://www.pwc.com/gx/en/industries/energy-utilities-resources/future-energy/green-hydrogen-cost.html

[22]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2/dec/13/what-is-nuclear-fusion-what-have-scientists-achieved-ignition

[23]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3/01/5-technology-trends-to-watch-in-2023/

[24] https://www.economist.com/the-economist-explains/2022/02/09/what-is-nuclear-fusion

[25]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2/07/gravity-batteries-store-renewable-energy/

[26]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12/221207101037.htm

[27] https://www.cnet.com/science/green-tech-to-watch-in-2023/

[28]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ada7af90-e280-46c4-a577-df2e4fb44254/Renewables2022.pdf

[29]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a-track-hit-new-clean-dirty-power-records-2022-maguire-2022-11-23/

[30]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ada7af90-e280-46c4-a577-df2e4fb44254/Renewables2022.pdf

[31] https://frv.com/en/

[32]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3/01/global-energy-outlook-for-2023/